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寓於熟年的青春火光:紀德《如果麥子不死》與《遣悲懷》讀後(下)


 我永遠不會變成大人,只會是個變老的小孩。
 ——〈紀德日記選〉



下篇以「青春」做軸心,關於青年是不是能轉變成大人,年紀增長可能也還是一個小孩。我不斷引用《榮格自傳》的內容與紀德日記中的想法做為對照,他們體現了類似的思想,令我感到那時代的人們所呈現的心靈是多麽廣闊。


性作為象徵的成年禮


河合隼雄在《轉大人的辛苦》一書中提到關於成年禮、或通過儀式(initiation)的概念。他比較原始部族跟現代人的差異。原始部族的世界觀是單一且不會變動,關於祖靈、家族、自然花草樹木、蟲魚鳥獸之間的連結都有意義。因此,他們會有成年禮或儀式,每到孩子幾歲必須要接受考驗,像是紋面、割禮、狩獵、戰技等,透過象徵性的痛苦與試煉,體驗「死與重生」,過去的小孩已死,自己要重生為新的大人。完成儀式後,他們會被宗教導師一般的人物,像是祭司、巫醫給引導,踏入屬於他們部族廣大的宗教世界,認可它們作為一個「大人」。小孩與大人的界線是非常明確的。

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

情感群落的遊牧人:紀德《如果麥子不死》與《遣悲懷》讀後(上)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就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約翰福音》

 

二十世紀法國首席文學家,紀德,194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奬:「文筆平易近人,充滿文藝氣息,同時也以真誠、無懼的愛及深刻的心理洞見,呈現人類的問題與現況」。

紀德正是用他的人生去實踐他的文學,而作品也實踐了他的人生。他擅長的自傳體描述、日記與信函,常常會在現實與虛構之間擺盪,容易讓善於批評的論者或宗教人士抓準機會、大肆撻伐。這正如同紀德所說:「儘管多麼想忠於事實,回憶錄永遠都只能呈現一半的真實,因為一切都永遠比說出口的來得複雜。或許只有在小說中,才更貼近真實。」

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沿途停靠:《榮格自傳》


這本自傳的時間軸不太明確,章節的編排大致有個順序,只是到了〈正視無意識〉一章之後,彷彿模糊許多,而是照著他心靈內容的主題性來敘述了。他是如此重視心靈現實(psychic reality),也在他的自序中說明:

在我一生中唯一值得講述的事件,是那些永遠不會毀滅的世界闖進這個變化世界的事件,這就是我要談內心體驗的原因,其中包括了我的各種夢境與幻覺,是這些東西構成了我研究科學的主要材料,它們像是火紅的岩漿,要加工的石頭便在其中被賦予了形狀。

與這些內心事件相比,所有其他的回憶,如旅行、遇見過的人及我的環境便相形失色。⋯⋯但是我所遇到的「另一種」現實,我與無意識的較量,卻無法磨滅地刻在我的記憶裡。在這個王國裡,儲存著豐富的寶藏,與之一比,其他的一切便失去重要性了。

榮格生平的簡述,可以看醫師作家前輩王溢嘉的網誌中有作敘述,他本身也有出版《精神分析與文學》,很仔細地探討了佛洛伊德與榮格的思想與文學間的關係。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莎士比亞《暴風雨》與《絕園的暴風雨》


吉野
「決心不過是記憶的奴隸,它會根據你的記憶隨意更改。」

《絕園的暴風雨》第七幕:初吻


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姊姊的守護者》與《反對完美:科技與人性的正義之戰》讀後


《姊姊的守護者》以較為大眾、情感訴求與故事的觀點,引發人們對於基因改造寶寶的關注。故事敘述主軸在莎拉、布萊恩、安娜、凱特、傑西一家五人彼此的關係與情感上,雖然情感層面敘述很生動,但過於聚焦在凱特白血病上相關的議題,使各個角色立體感不足,像是傑西和安娜本身便少了同儕方面的互動,而這對兒童來說是重要的一環。

許多情節的安排顯得不太合理,例如前骨髓性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 本身是白血病各類型中預後最好的,超過90%可以治癒,但凱特的治療反覆失敗、復發,像是穿越起司的每一個洞。坎貝爾因為癲癇而放棄與茱莉亞之間的關係,以及安娜最後車禍過世,逃避了法庭判決後一家人應當面對的種種議題。


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男妲》觀後

這個夢之後又接著另一個夢,他和熙藏見面,自己卻赤裸著沒穿衣服,他感到十分羞慚,覺得沒穿衣服的景象給熙藏看到,未免太無禮了,然而這時他低下頭看到自己的裸體,十分吃驚,因為他的身體是女人,有著女人豐滿的乳房。清春的體型仍是男人,並未發育出女性的乳房,但是在夢裡,他常看到自己的女性軀體,錯愕的不在於為何生出女性的軀體,而是自己的女性軀體暴露在熙藏面前。夢境裡他被熙藏看見女性的裸體,那種強烈的難堪在於女人裸體的不雅,已如再做一件明知故犯的非法事情。
醒來後他很困惑這個夢的意義,他很肯定這兩個夢與現實毫無關聯可言。

這是第一次讀成英姝的小說,也是因為主題作為雙性,或是陰陽人有關。通篇讀完,我開始認為性別只是一個隱喻,作為另外一個核心主題的替代,剛好作者的後記也印證了我的想法。

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你的名字》榮格觀點之三:個體化歷程與名字的象徵



個體化歷程(Individuation)


在前段,三葉過世之後靈魂交換就再也沒有發生。在夢中的情感是面對無意識內容或人物時產生的情感,那樣具有穿透力來到意識,強大的情感讓人哭醒過來。那種心中悵然若失的感覺,可能是因為已經體驗到生命的另一種可能性,不得不去追尋自己所缺乏的那一部分,究竟是什麼?這樣的情感也化為一個問句:你的名字是?為什麼都想不起來?

個體化歷程的目標是自性(the Self),如果有看過漫畫鋼之鍊金術師,這個自性就是「一為全、全為一」的「全」。如前述講過,從嬰兒成長到成人,是形同盤古開天分出天與地、光與暗、善與惡,意識自我從無意識的混沌之中發展出來,但現代人又太過「意識與理性」,那到底這兩者之間是否能共存呢?

《你的名字》關於夢理論的一些想像


宮水家族的夢


那麼,關於原本守町無人生還,為的是什麼呢? 關於巨大的災難,可能也是在集體無意識中會有所浮現的警告,無意識會透過夢境來呈現。

就演化心理學觀點,有學者提出,人會做夢可能是為了讓大腦演練具有危機狀況時的應對方式,之後在現實中碰上威脅可以更有效率地處理。另外,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觀點,夢也是會搜集日常生活所看所想的一些事物,以象徵的語言建構起來,增添上無意識的內容,進而產生的意識的外在連結。

自古文明與原始部族便開始有解夢的紀錄,例如美洲原住民的捕夢網、每天早上大家習慣聚在一起討論昨天的夢,作為今日是否狩獵、征戰或其他行動的依據。 

《你的名字》榮格觀點之二:阿尼瑪與阿尼姆斯



三葉與瀧


整個故事比較偏重在三葉的背景,以及宮水家的傳承。在瀧這邊比較少著墨,只有出現一幕的爸爸,而比較多篇幅是他的同學與打工的前輩,但最後也是瀧前往了糸守,才完成最重要的歷程。

來看看一開始兩位主角的差別:
三葉缺乏父親,他爸爸是以入贅的形式進入宮水家,也因此外婆才會要他從事神職。母親過世後,父親離家投入政治,三葉與四葉給外婆照顧。宮水家作為母系的家族,延續著自大母神以來的巫女(或神職)傳承。三葉被這樣的傳承給不斷要求:進行祭儀的口嚼酒、從事組紐的編織、緊密的鄉間人際等,壓迫著三葉,讓他沒有一點喘息的空間,無法追求新的可能:連個咖啡廳都沒辦法去、火車兩小時一班⋯⋯

2016年10月23日 星期日

《你的名字》榮格觀點之一:日本神話中「結び」與大母神原型


 

やっと眼を覚ましたかい
それなのになぜ眼も合わせやしないんだい?
「遅いよ」と怒る君
これでもやれるだけ飛ばしてきたんだよ
心が身体を追い越してきたんだよ

終於醒過來了,
但,為什麼你的眼神卻不願與我交會呢?
你生氣地說,我太慢了。
就算如此,我也是盡我所能地飛奔而來啊,
跨越了身體,心靈才來到了這裡。

RADWIMPS這次製作《你的名字》的電影配樂,非常精準,我可以想見主唱野田洋次郎是用他的生命與故事貼近後,才能創作出來的歌曲,非常能與故事呼應。

最有名的主題曲《前前前世》與故事相同,乍看之下是靈魂互換的愛情故事,不管是靈魂互換、跨越時空、回到前世的主題,其實都不是新梗。那為什麼非得如此不可呢?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戰火浮生》觀後

這齣戲令人感到沉悶、沈重、混亂又荒謬,就和戰場一樣。爽快的舞台語言與歌者、樂手交疊出的聲響又引起振奮的情感。交疊在兩種極端的情緒當中,直入心裡。


 

2016年10月9日 星期日

沿途停靠:榮格

我的一生是一個無意識自我充分發揮的故事。無意識竭力做出種種外在表現,人格強烈要求逐漸從無意識狀態中成長,以一個整體來檢驗自身。⋯⋯
《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榮格序

佛洛伊德的傳記有自傳、不同時代的作者作傳,有多種版本可以相互參照。但在臺灣的出版中,榮格的傳記,大概最主要就是這本《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

閱讀傳記最有趣的事情時,會發現一個人會怎麼想、想做什麼事情、有怎樣的發展與想望⋯⋯好像在生命的最初就已經命定好似的,那些童年的臆想、青春期的混淆與轉變、青年時期的探索,而後來的生命不管怎麼樣曲折百轉,最後像是為了完成最初的那些事物,又會繞了回去。

閱讀榮格,好像更是要放慢腳步,一點一點的去與自己的生命對話。

2016年10月1日 星期六

卡夫卡《城堡》讀後

K說,「鼓勵他,就等於說他做得對,他只要像目前為止,繼續做下去就行了,可是這樣他會一事無成。一個人的眼睛被蒙住了,不管你怎樣鼓勵他透過遮眼極力向外看,他也是永遠不會看見什麼東西的;只有把布解掉,他才能看見⋯⋯」

這是第一次讀卡夫卡的長篇,之前僅讀過《變形記》的短篇,但那時對於社會將人異化的執著太強,卻失去了其他的觀點。這次所讀新雨版本的特別之處,是將卡夫卡手稿中刪去之處也補上,補足了許多連結。但這些刪去內容的特點也正是講得太明,把人物的行為背後的原因交代的太清楚,有時候又是增補了許多情節與對話上的鬆散之處。總之,卡夫卡將其刪去,更是將模糊的故事變得更為模糊不清。

K在村中到處奔波的疲累,如同閱讀經驗上的疲累,無法一次讀太多頁而必須不斷放下書本,太過冗長的談話在現實中想必持續了半天以上⋯⋯模糊的人物,模糊的情感,各說各話的事件,連城堡的景象也是如此模糊不清,而K又是在追尋什麼呢?


2016年9月28日 星期三

河合隼雄《轉大人的辛苦:陪伴孩子走過成長的試煉》讀後


以生理面與法律面來看,很多人已是不折不扣的「大人」;但從社會面與心理面來看,卻還沒有長大。這兩者的落差,導致了現代人的痛苦。
河合隼雄(1928-2007),1962年赴瑞士蘇黎世的榮格學院學習,是第一位取得榮格分析師的日本人。榮格分析師,是以榮格提出的分析心理學作為理論背景,應用於心理治療的一種取向。而這本書《轉大人的辛苦》,不以理論出發,反而以作者的治療經驗為出發,用淺顯的文字及實際的例子,將榮格理論的觀點近乎不著痕跡的在書中提出來。加上日本文化與臺灣有特定的類似之處,因此讀來可以感到有所共鳴。


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及《行向昨日的旅程》讀後


九月的褚威格,一下就讓我著迷,讀完《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後,又找了《行向昨日的旅程》來讀。他想要描述某種很純粹的事物,那種剝去層層洋蔥後的核心。我們也只能透過最淺顯的表面去推敲核心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東西。褚威格的這五篇小說也善用層次的手法,劇中劇,將故事包在另一個故事裡,透過對他人的口述,或是對自身過去的回憶。

2016年9月17日 星期六

日本之旅:關西

京都有許多適合散步的小徑,很適合靜下來好好思考,這次散步是在哲學之道、奈良公園、還有鴨川。

哲學之道的貓咪,一聽到人類打開塑膠袋的唏囌聲音就衝過去,結果日本老太太說今天沒有準備給你吃的,真是對不起(ごめなさい〜),然後就跑回走道外的坡地上了,覺得生氣。



2016年8月23日 星期二

沿途停靠:《夢的解析》


前陣子讀左岸的《夢的解析》,準備佛洛伊德的生平資料與演講時間在即,沒有辦法好好讀完,僅能從中挑選出與生平有關的段落略讀。後來六月在東海書苑拜訪時,意外發現讀書會正是要讀《夢的解析》,卻是志文版,也是醫學生們應當耳熟能詳的賴其萬教授所翻譯,雖然是1972年的譯本了,也是賴教授在其預官兩年時期所翻譯(真是有生產力的當兵⋯⋯),和左岸相比,畢竟還是比較親切。雖然賴教授主攻的神經內科,和精神科在當年還未分家,就如同佛洛伊德的時期一般,歇斯底里症或精神官能症常常也是神經科醫師必須處理的病患。雖然比較不是使用現代精神科或精神分析的專業術語翻譯,需轉換一下,但也往往更能忠實地以生活用語將內容翻譯出來。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親愛媽咪》觀後



愛一個人不代表能拯救一個人,愛沒有效力。

這句話是劇初公務員所說。這部電影設定為一個母親照顧ADHD的兒子,我認為這樣的挑選獨具意義。藉由觀看他人故事,並且是「疾病」的故事,使觀眾能夠拉開距離,檢視普遍於親情中會發生的情境與情感。這樣的情感在一般狀態下的家庭,難以發現與察覺。這樣的情感,在我們觀看他人(或者說:客體)的同時,便能夠開始跟自身內在未察覺到的部分對話。

2016年6月21日 星期二

天母書廬讀書會後記:佛洛伊德——幽微的心靈世界

「當一個人再也無法思考或言語時,一想到這種可能性,就會戰慄發抖,而這也是為什麼,一個誠實的人在面對命運的時候,應該安然處之的原因。我跟自己訂了一個秘密的約定:絕不生活在能力被老病所癱瘓的情況下。就像馬克白所說的:讓我們死於工作中吧!」
——Sigmund Freud

他在四十年前,寫給別人的信上就這樣做了約定,而在死前,仍忠實的完成了、堅持了自己的自由意志,接受安樂死。

到底要怎麼樣認識一個人呢?而我,又是為何失去日常的交往與相處能力,非得透過如此層層疊疊的資料來「學習」認識一個人呢?

很高興有你們的陪伴。


2016年5月27日 星期五

沿途停靠:佛洛伊德(四)



總算來到第三冊,這冊是在講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事情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原本豐富的精神分析活動漸趨停擺,郵件審查,聯絡國外的朋友也變得困難,而經濟漸趨凋蔽,要取得食物或是暖氣的配給也愈發困難。一般的傳記,都會描述佛洛伊德在這段戰爭期間,漸漸形成這樣的概念:人類有「死亡本能」以「侵略、侵犯」的方式,如戰爭,表現出來,而相對於「生本能」,也就是生存、享樂、愛慾的本能。

也正是戰爭之後,佛洛伊德最著名的「冰山理論」(海明威也受其影響),或稱「地誌學理論」,《自我與本我》的發表,描述了自我、本我、超我的概念,人類的心靈是有這三者不同的層級,而自我必須要在超我的道德審查與規範、本我的原始慾望、以及外在世界的社會要求,這三者之間做出適當的協調。而自我 (ego) 本身的強壯程度,也決定了一個人是否有可能會引發一些如當時的精神官能症。

《海邊的卡夫卡》與《伊底帕斯王》



讀完《伊底帕斯王》,感到《海邊的卡夫卡》似乎是以這齣戲做為基本架構,再去發展的一篇故事。主要的發展方向非常類似。主軸反而和佛洛伊德的伊底帕斯情結較無關似的。

過去敘述伊底帕斯王的故事時,都會以時間順序來說:底比斯國王生了個小孩,請求神諭說會弒父娶母,後來又如何⋯⋯但,直接讀劇本,會發現他的編排就像是柯南一樣,發生了一件兇殺案,接著大家開始回溯之前的事件去推敲真相一般。

2016年5月13日 星期五

沿途停靠:《海邊的卡夫卡》與佛洛伊德及榮格

大島先生,我父親幾年前對我說過一個預言⋯⋯與其說是預言,也許不如說更接近詛咒吧⋯⋯好像要把那些話一個字一個字都用鑿子刻進我的意識裡去似的。他說你有一天會親手殺死父親,有一天會和母親交合。

以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為主軸的這部小說《海邊的卡夫卡》,使用主角與人物來嘗試上演一次,活生生的伊底帕斯情結者——田村卡夫卡,是如何嘗試追尋、或逃離、或實踐伊底帕斯情結的實際內容?


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

同黨劇團《窗明几淨》觀後

請用一個玩笑殺死我吧!
I would like you to kill me with a joke !
如果要說玩笑話,整齣戲最核心的應該就是Charles跟Ana之間的"Beshert"了。他們說,是從廣播聽來的,而且他們也相信了,儘管只有Ana是阿根廷籍的猶太人,可能也沒有那麼完全遵從猶太教的日常律法了。靈魂伴侶,尋找生命中的另外一半,而這個另外一半與你是否已婚沒有關係。這樣的內容不管是廣播中名嘴的誤讀,還是猶太教的原意,他們都是如此的相信"Beshert",而且Charles以此來合理化他的出軌行為,這對Lane似乎是個無法接受的玩笑。

上下半場的安排以此為轉接點,承接了來自上半場過度的「乾淨」,與開展下半場的「髒」,看著舞台越來越混亂真的是很有快感。

2016年5月5日 星期四

沿途停靠:佛洛伊德(三)



在Peter Gay的弗洛依德傳(立緒出版)中明確提出佛洛伊德的同性戀傾向,至少是自稱喜男癖(androphile)的傾向。從他1890年代醞釀理論的期間,與一柏林耳鼻喉科醫師,弗里斯(Wilhelm Fliess)在一次會議上見面後,開始密切通信往來。佛洛伊德將所有生活中的細節,理論的思緒,以及情感上,都將他做為最重要的心靈導師。

弗里斯自身也提出一些特別的理論,例如:性週期與鼻黏膜的相關性是28天一週期,所有身體器官的狀況將具體而微表現在鼻黏膜的變化上,以及人皆有雙性傾向的本質等。並且時常和佛洛伊德交換意見,這些理論也多少影響了佛洛伊德當時的看法。


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沿途停靠:佛洛伊德(二)


剛開始讀《夢的解析》,可能是經由其他傳記中所提示:這本書是他偽裝後的自傳。他確實隱瞞了不少與他生活所相關的線索,以防讀者更加深入地去挖掘他內心,或潛意識中更為真實的想法。

沿途停靠:佛洛伊德


像一個旅行者坐火車時,不假思索地將沿途的風景鉅細彌遺地描述出來。


這一系列將記載我從零開始認識佛洛伊德,與其理論的過程。雖然說是為了讀書會而準備的題目,但也是我最有興趣的題材之一。我很浪漫地想要浸淫、耽溺於其中,深深地研究他們。當然這樣的行為並不代表我全然認同這些內容。

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大亨小傳》觀後



(續前篇冬之夢讀後)

最後還想再談一下《大亨小傳》,貌似是以〈冬之夢〉為原型的作品。

尼克不斷提到"within and without",也許是我讀的譯本和我頻率不對,直到電影看完後才深刻有感,到底尼克在大亨小傳中是有如何作用的一個角色?

在我看來,也許尼克就是費茲傑羅本人(正常在現實中工作、打理生活的本人),而蓋茨比是另一個費茲傑羅,也就是如上所述的凌晨三點,「遁進幼稚的夢境中」的費茲傑羅。也就是說,這部作品是費茲傑羅自身與內在對話的一部作品。可以從兩人之間的互動表達出來。


《冬之夢:費茲傑羅短篇傑作選》讀後




也是因為天母書廬讀書會的關係,每個月認識不同的作家,更拓展了一些視野。這次讀的是《冬之夢:費茲傑羅短篇傑作選》,我也看了2013曾經翻拍成電影的《大亨小傳》、及2008的《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本書由五篇短篇組成,〈冬之夢〉、〈班傑明・巴頓奇妙的一生〉、〈殘火〉、〈最後的吻〉以及〈崩潰三部曲:崩潰、黏合、謹慎以對〉。費茲傑羅的基調如同封面設計一般,是要人往夜裡走去。我想要從最後一篇剖析自身的三段獨白來談,獨白中的想法貫穿了本書中的其他作品,每個主角最主要的核心生命議題,也是來自於作者自身的核心議題。


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2016TIFA《李爾王》觀後




每年的TIFA似乎都會有一場莎士比亞劇本的演出,去年是蜷川幸雄的哈姆雷特,融入日本傳統雛人形的手法與東方式的哈姆雷特,是以一種日本古代的韻味疊加在西方宮廷間的劇碼,在觀劇上的文化感受較為貼近,意指一種文化間的碰撞與融合。這又與2010年德國Thomas Ostermeier帶來TIFA的哈姆雷特有完全截然不同的詮釋,現代的西服、槍枝與工業社會,讓人不免感到過去困擾著人們的那些事情,到現代仍持續上演著。

今年法國Oliver Py的李爾王,日光燈管拼湊出在舞台背後的大字:「你的沈默是最好的戰爭機器」,而工業廢墟氣味的舞台隨著戲的進行一一被拆解,最後揭露出之下的土壤。



2016年2月7日 星期日

《背離親緣(上)》讀後


如同副標「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份認同的故事」所述,作者Andrew Solomon訪問了數百個的家庭,以不同的障礙或是特殊的身份作為分類,嘗試去拼湊出這些家庭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是如此「相異」時,「相同」還能有多少?上冊的內容為:聽障、侏儒、唐氏症、自閉症、思覺失調症。下冊則討論:身心障礙、神童、遭姦成孕、罪犯、跨性別。

針對這些如此複雜的議題,作者驚人的觀察與爬梳資料使人敬佩,醫學上疾病最早被發現的歷史、成因、病程表現方式,以及隨著科學進步而進展的一些病理生理學的了解、篩檢、與治療方式。從診斷開始,連結到醫療保險領域,以及政府補助制度與健康政策的設計如何影響這些父母的選擇與生活。社會文化層面,包括歷史上疾病的污名化與泛道德連結的論點,隨著各種病友人權運動的提倡,以及與社會互動之間造成的普遍社會觀感,又再回過頭來影響著每個特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的難題。性別議題也有不少例子可以呈現,例如障礙者同時是同性戀等的雙重身分。而不同的道德議題:如醫療選擇權、墮胎、障礙者的犯罪事件與審判等。每個主題都挑戰日常對於「正常」與「異常」之間的邊界,呈現了一連串的光譜,讓人無法一口氣讀過去,必須停下來思考。

2016年1月17日 星期日

《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讀後(下)——荷蘭治理下的臺灣與覆滅


本文嘗試以歸納的方式總結書中提到荷蘭治理幾個比較重要的細節,可以從這些細節上去推翻我們一度以來認為的刻板印象,如:西方勢力總是以很惡劣的方式來治理其殖民地,雖然殖民的剝削本質是不變的,但荷蘭在臺灣的作法不若其在其他殖民地的屠殺,反倒是一邊與漢人合作建立農業為主的殖民地,另一邊以封建領主的方式使原住民族配合,並將現代城市的典章與制度引入臺灣。另外可以看見西班牙與荷蘭在治理臺灣上的差異,主要是將宗教排列的優先順序不同而導致的差異。事實上,西班牙曾在其馬尼拉殖民地發生過大規模的屠殺漢人事件,且對於漢人的「異教」行為保持一定距離,不敢完全信任。但荷蘭治理下的臺灣,初期確實是與漢人有緊密且較為信任的合作關係,後僅發生過一次郭懷一事件,並且惡化的經貿情勢使得荷蘭與漢人更加地疏離、臺灣的漢人偏向鄭成功一方,而最後終致荷蘭在臺灣的覆滅。



2016年1月15日 星期五

《55歲開始的Hello Life》讀後



這本書也是天母書廬讀書會今年一月的選書,書名乍看之下會以為是中年危機(?)一類的故事,其實不然。書裡藉由五篇中篇小說,不同角色的社經地位與背景,勾勒出現今社會中普遍面臨關於自我認同的問題。在55歲左右的人們生長的那的年代,不管在日本、在台灣,同時是經濟起飛的時期,同時自由戀愛的風氣尚未大開,許多人透過相親或父母介紹等方式,在沒有思考太多的情況下,理所當然地結婚了。從二十出頭一路走到中年的婚姻,日本歷經泡沫經濟與長期的蕭條,台灣也同樣有經濟走下坡的問題,年少時充滿希望的氣氛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下有小孩、上有父母。一旦退休、被裁員、或失去健康,彷彿接連的不幸就要隨之而來⋯⋯作者以顯微的視野關注此一背景下的角色,細細剖析此一世代的人們面臨與青年時期完全不同的社會環境差異時,是如何檢視過去,進而重新將自我認同安放到現在的時間軸上,繼續自己的人生。

五篇中篇小說分別是〈婚姻介紹所〉、〈再做一次翱翔天際的夢〉、〈露營車〉、〈喪犬之痛〉、〈旅行照顧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