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大亨小傳》觀後



(續前篇冬之夢讀後)

最後還想再談一下《大亨小傳》,貌似是以〈冬之夢〉為原型的作品。

尼克不斷提到"within and without",也許是我讀的譯本和我頻率不對,直到電影看完後才深刻有感,到底尼克在大亨小傳中是有如何作用的一個角色?

在我看來,也許尼克就是費茲傑羅本人(正常在現實中工作、打理生活的本人),而蓋茨比是另一個費茲傑羅,也就是如上所述的凌晨三點,「遁進幼稚的夢境中」的費茲傑羅。也就是說,這部作品是費茲傑羅自身與內在對話的一部作品。可以從兩人之間的互動表達出來。




尼克一邊受到各種流言蜚語的影響,一邊又對蓋茨比充滿好奇,最後的葬禮,也是尼克替蓋茨比收尾,尼克最後認同了蓋茨比極力守護自己的「夢」,而想要將其實現的一個「夢」。

這作品又一再呼應了上述「與世界產生的種種聯繫,卻又不斷逼人從夢境中警醒」,黛西與湯姆已婚,而最後釀成的車禍悲劇,看似是一場沒來由的鬧劇,但仔細一看裡頭的元素:

(1)湯姆與蓋茨比換車開去紐約,而回程又開回自己的車。

(2)連接長島與紐約之間的中繼站,以社會階層較低的城外工業區做為象徵,湯姆的情婦在此,廢棄的眼科醫師招牌看板也在此。

(3)湯姆直到威爾森說要搬走了,才願意乾脆賣車。

(4)由黛西撞死,而蓋茨比來不及轉回方向盤,為時已晚。蓋茨比不願尼克透露此事。

(5)湯姆告訴威爾森,是蓋茨比的車。

整部作品好像是為了這一刻的事件而鋪陳了許久,因為這一事件具體而微地提示了最重要的意義:

(1)換車顯示了一種家庭、甚至婚姻互換的概念,湯姆願意讓蓋茨比開車載黛西,而又緊追不捨,顯示出湯姆想要試探的手段,確認黛西這方面是否真的已鍾意蓋茨比。

(2)紐約是繁華之地,長島是郊區別墅,而中間的路途卻是工業區?我不確定現實中參照的實際城鎮為何,但工業區代表著一種,供應奢華的基礎是建立在另一人群的血汗之上,從長島要前往紐約的路上必經,也代表著此一區域「必然」或是「必須」的存在,他彷彿象徵著潛意識,在意識亟欲追求享樂的同時,卻忽略了潛意識的存在。

湯姆的情婦在此,也表示湯姆隱藏此事,不願揭露。

廢棄的眼科醫師招牌看板在此,有一種「人在做,天在看」,書中也將其比喻為上帝在看著你。或是又有一種尼采的 "Beware that, when fighting monsters, you yourself do not become a monster... for when you gaze long into the abyss. The abyss gazes also into you"

(3)湯姆直到威爾森說要搬走了,才願意乾脆賣車。

車在作品中如同婚戒一般,是共同生活的家庭的概念。湯姆之前一直與情婦來來回回,卻又不真的承諾些什麼,如同車要賣不賣,不願了斷。直到真的情婦要離他而去時,又才乾脆地說:賣了。彷彿是一種無法令人信服的承諾。

(4)由黛西開車,回程是蓋茨比自己的車,表示蓋茨比希望黛西加入自己的生活,而事實上,那些城堡、宴會、派對都是為了黛西,黛西的夢早已掌握了蓋茨比全部的生活,象徵化為黛西開著車。

湯姆的情婦誤以為仍是湯姆在開車,因而衝出來,希望湯姆就帶著他一走了之了。但他並不知道換車是湯姆的伎倆之一,不知情的他,又連結回故事最初開房間派對大聲質問著湯姆「黛西」的他,那樣的不知情而被黛西撞死。

黛西並未對此事件有任何發言,他所謂「曾愛過湯姆,也愛著蓋茨比」,其實轉譯一下,也就是他「只愛著錢」,也因而他無法在兩人之間有所抉擇,寧可躲回原先與湯姆表面穩固的家庭與女兒。

蓋茨比不要尼克透露此事,也就是說他願意承擔起黛西的錯誤,如同他願意接受他與湯姆結婚這件事一般。

(5)一開始威爾森以為開車的人就是湯姆,也就是認為湯姆與他老婆偷情。這邊車子的象徵又多了一重。湯姆告訴威爾森,那車是蓋茨比的車。這句話本身並沒錯,但他誤導了威爾森是蓋茨比與他老婆偷情。當然,在那個當下,誰能勇敢承認自己與對方的老婆偷情?但此一事件對應到湯姆不斷「調查」蓋茨比的底細,希望能藉由摸清他卑劣的勾當,來說服黛西不要繼續跟他親近。

尼克明瞭一切事實,以及湯姆的居心、黛西的不果決,卻認真地認同蓋茨比本人是如何將他年少時的美夢,化為這番富麗堂皇的城堡,以及在夜裡深深凝望對岸忽明忽滅的綠燈。

也就是,費茲傑羅明白自己內心的矛盾與分裂性質,他深知外在是如何有人情世故,如湯姆那般的人化為湯姆的角色,現實的自己將要與社會其他人周旋,但卻對於他們侵入、進攻那個美好夢中的自己,是如此無能為力,以至於尼克一直呈現"within and without"的狀態,自己既無法真的完全阻擋外界的壓力,但卻又無法真的與夢中的自己完全割捨。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F._Scott_and_Zelda_Fitzgerald_grave.png

但從作品的最後一段,也是非常有名的,刻在費茲傑洛墓碑上的一段來看,我認為寫成這部作品的他尚未達到那種在〈崩潰三部曲〉中的狀態,儘管已經觀察到這樣的狀態,也認清可能導致的悲劇性質,但他所謂「退回到過往」表明了仍有「實現過往般美好如夢」的可能性。尚存一絲希望卻又無法確定是否真的能實現,就如同那忽明忽滅的綠燈,隨著人生的前行而消逝在現實中,卻會在內在的自我又再度亮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