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寓於熟年的青春火光:紀德《如果麥子不死》與《遣悲懷》讀後(下)


 我永遠不會變成大人,只會是個變老的小孩。
 ——〈紀德日記選〉



下篇以「青春」做軸心,關於青年是不是能轉變成大人,年紀增長可能也還是一個小孩。我不斷引用《榮格自傳》的內容與紀德日記中的想法做為對照,他們體現了類似的思想,令我感到那時代的人們所呈現的心靈是多麽廣闊。


性作為象徵的成年禮


河合隼雄在《轉大人的辛苦》一書中提到關於成年禮、或通過儀式(initiation)的概念。他比較原始部族跟現代人的差異。原始部族的世界觀是單一且不會變動,關於祖靈、家族、自然花草樹木、蟲魚鳥獸之間的連結都有意義。因此,他們會有成年禮或儀式,每到孩子幾歲必須要接受考驗,像是紋面、割禮、狩獵、戰技等,透過象徵性的痛苦與試煉,體驗「死與重生」,過去的小孩已死,自己要重生為新的大人。完成儀式後,他們會被宗教導師一般的人物,像是祭司、巫醫給引導,踏入屬於他們部族廣大的宗教世界,認可它們作為一個「大人」。小孩與大人的界線是非常明確的。

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

情感群落的遊牧人:紀德《如果麥子不死》與《遣悲懷》讀後(上)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就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約翰福音》

 

二十世紀法國首席文學家,紀德,194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奬:「文筆平易近人,充滿文藝氣息,同時也以真誠、無懼的愛及深刻的心理洞見,呈現人類的問題與現況」。

紀德正是用他的人生去實踐他的文學,而作品也實踐了他的人生。他擅長的自傳體描述、日記與信函,常常會在現實與虛構之間擺盪,容易讓善於批評的論者或宗教人士抓準機會、大肆撻伐。這正如同紀德所說:「儘管多麼想忠於事實,回憶錄永遠都只能呈現一半的真實,因為一切都永遠比說出口的來得複雜。或許只有在小說中,才更貼近真實。」

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沿途停靠:《榮格自傳》


這本自傳的時間軸不太明確,章節的編排大致有個順序,只是到了〈正視無意識〉一章之後,彷彿模糊許多,而是照著他心靈內容的主題性來敘述了。他是如此重視心靈現實(psychic reality),也在他的自序中說明:

在我一生中唯一值得講述的事件,是那些永遠不會毀滅的世界闖進這個變化世界的事件,這就是我要談內心體驗的原因,其中包括了我的各種夢境與幻覺,是這些東西構成了我研究科學的主要材料,它們像是火紅的岩漿,要加工的石頭便在其中被賦予了形狀。

與這些內心事件相比,所有其他的回憶,如旅行、遇見過的人及我的環境便相形失色。⋯⋯但是我所遇到的「另一種」現實,我與無意識的較量,卻無法磨滅地刻在我的記憶裡。在這個王國裡,儲存著豐富的寶藏,與之一比,其他的一切便失去重要性了。

榮格生平的簡述,可以看醫師作家前輩王溢嘉的網誌中有作敘述,他本身也有出版《精神分析與文學》,很仔細地探討了佛洛伊德與榮格的思想與文學間的關係。